前言是什麽意思?怎樣寫好一篇文章的前言
有這樣一道15分的語文考試作文題:向輝中學㗧쥇一期以“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”為中心的牆報,請你聯想牆報內容,以牆報編委會的名義寫一篇簡短的前言。全文200字左右。
本校學生做這道題時,約有一半人不及格。主要是因為許多人沒有寫過“前言”,沒有掌握寫“前言”的要領。那麽,應怎樣寫“前言”呢?
首先 應弄清什麽叫“前言”。“前言”是一種常見的應用文,它經常出現在書籍、著作、牆報、展覽等的前麵,內容在於說明本書籍或著作、牆報、展覽等的有關情況,如寫作、編輯、出版的意圖、宗旨、過程,作品的體例、內容和作者簡介等。“前言”又叫“序言”“導言”,屬於序跋文,中學所學的《〈農村調查〉序言》《〈呐喊〉自序》等就是這種文體。“前言”可由編寫者自己寫(即“自序”),也可由旁人對作品及作者評述(即“他序”)。
上述作文,應寫成一篇說明一期牆報的有關情況的“前言”。這期牆報應當作已出版的牆報,“前言”是放在牆報前的,不能寫成“出版預告”或“征稿啟事”。要求“以牆報編委會的名義”寫前言,前言就不能寫成“他序”,而應寫成“自序”。
其次 應按“前言”的形式特點寫。前言的標題,一般就是“前言”;如果獨立成文,標題往往是“《㗃》前言”。前言的正文,不能脫離所要說明的書籍或牆報等,應以說明為主,可兼用記敘、議論、抒情手法,語言一般比較簡明、平實。正文之後,應在右下方寫明作者和時間。
上述作文,最好命題為“前言”(寫應用文時,一般宜以所要寫的體裁為題),也可以命題為“牆報前言”。因為該牆報沒有標題,所以不能命題為“《㗃》前言”。命題為“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”也是錯的。“前言”的正文,一定要提到已出版的這期“牆報”,不能記敘一下曆史就算了。正文之後,應按要求署名為“牆報編委會”(或“向輝中學㗧報編委會”),並在下一行注明“㗥月”(或“2015年㗦”)。
第三 應按“前言”的內容要求寫。一般的作文,都有一定的內容要求。作文題要求寫什麽內容,就應寫什麽內容,不能違背要求。應記住一個原則:能抄就抄,不能亂改。例如,上述作文題說牆報是“向輝中學㗧出版的,我們就不能說成是“向陽中學2班”出版的;題目要求“以牆報編委會的名義寫”,則不能寫成“學校牆報委員會”。此外,“牆報”不能寫成“黑板報”,抗戰“勝利”不能說成是“國恥”。前言應寫到“牆報的內容”,但不應寫“中心”以外的話,如蘇軍抗擊德軍、當前改革開放等。
附一篇按上述作文題要求寫的“前言”,以供參考:
前言
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,我們出版了這一期以“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”為中心的牆報。牆報的內容有:“抗戰概況”,概述了抗日戰爭的爆發、經過和結果;“抗日名將”,介紹了彭德懷、張自忠等抗日名將;“抗日故事”,描述了幾個催人淚下的故事。要知具體內容,請看這期牆報。但願這期牆報,能促使大家回顧曆史,振奮精神,奔向光輝的未來。
向輝中學㗧報編委會
2015年㗦
(作者係廣州市第113中學語文教師)
一周一席談
師範教育出新招 人才選拔穩又準
近日,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發出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2017年工作要點》通知,提出要大力振興師範教育,啟動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,建立教師教育改革實驗區,完善高校、地方政府、中小學“三位一體”的協同育人機製;探索采取“大類招生、二次選拔”等方式,改善師範生生源質量,強化“三字一話”等師範生基本功訓練,深入實施“卓越教師培養計劃”,分類推進培養模式改革;印發師範類專業認證標準及認證辦法,啟動師範專業認證工作。
師範生招錄采取“大類招生、二次選拔”的做法,其實是給師範生一個了解自己、了解大學、了解專業的機會。這一招生辦法前幾年在一些師範院校中就有所嚐試——新生錄取時,學校隻按大類分文理班。一個學期後,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填誌願、二次選擇專業大類,一學年後,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再填一次誌願、再次選擇專業,想當老師的可選師範專業,不想當老師的則可選非師範專業。
強化“三字一話”的做法也能夠讓師範院校畢業的學生具有更為紮實的基本功,使得教師隊伍的後備力量更加強大。
而“師範專業認證”,這個提法對於有些老師來說或許會有些陌生。今年1月中旬,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王定華表示,該司將從2017年下半年啟動對師範專業進行專業認證。“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將從2017年開始對師範專業進行專業認證。認證優良的,經過一定程序,還可以頒發教師資格證;認證一般的,畢業生要參加資格考試;認證較差的取消舉辦師範專業的資格。”
可見,在2017年,師範生的培養將會更加科學——不僅能夠讓學生們學得更加明白,而且能夠使教師隊伍的“後備軍”成為一支富有“戰鬥力”的力量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